2022年,全球进入受疫情影响后的第3年,确诊病例不断出现,也导致网络上出现了“躺平”与“紧抓防控”两种舆论声音较量,很多人甚至出现了“厌战”情绪。
老话说,“大疫不过三年”。古人对瘟疫的病理认知,远不如现代社会深刻,我们拥有先进的科技和较为完善的医疗体系,黎明前的关键时期,为何要“躺平”。
谭德塞早前在演讲中称,“我们即将步入这场新冠大流行的第三年,但我相信这将是我们终结它的一年——前提是我们要戮力同心。如果我们能终止不公平,那我们就可以终结大流行”。
从2021年末至2022年初,世卫组织多次强调,2022年必须终止新冠大流行,给了许多对疫情感到疲惫、倦怠甚至气馁的人以希望。
针对国内的情况,业内医生也于日前指出,不能“躺平”,因为这可能会让整个社会付出比较大的死亡代价。当然,我们的抗疫工作,既要社会面的“清零”,也要让城市或者居住环境受影响小一点,停摆的幅度小一点,管控的人群少一点,做到这些就是进步。
疫情这三年,没有哪家企业是一座孤岛。上游和下游、供方和需方,环环相扣。
一些制冷企业表示,虽然2021年订单激增,但企业却是喜忧参半。疫情影响,世界格局发生巨变,原
材料价格普遍上涨,几乎一天一个价,最头疼的时候,是有钱也买不到材料。更艰辛的是,2022年原料紧缺及涨价压力仍然很大。
承压之下,制冷人每天都在想办法,希望不到倒在黎明前,他们努力挣脱困局,发力“创新”,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比如,加强供应链管理,对关键原材料实施替代策略,实现管理增效;加大创新力度,推动数字化转型,进一步降低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从而获得更多市场溢价。
一些企业感叹,2022年路坎坷崎岖,那又如何?企业要做是披荆斩棘开辟新路,不躺平,不畏惧,奋勇向前。
参与评论
共收到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