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农村农业部、国务院办公厅等部门均对增加 冷库数量以及提高冷库设施水平出台多项政策,冷库行业迎来进一步发展。
1
  2019年1月,商务部等10部门出台《多渠道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营销渠道实施方案》,政策要求根据贫困地区产品特点,建设适度规模的产地型冷库、预冷库、移动预冷库、具有冷藏功能的产地加工集配中心等冷链设施,提升预冷和储藏保鲜能力,补齐“最先一公里”冷链物流短板,延长农产品货架期。
  2020年4月,农业农村部出台《关于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政策要求在果蔬主产区,根据贮藏规模、自然气候和地质条件等,采用土建式或组装式建筑结构,配备机械 制冷设备,新建保温隔热性能良好、低温环境适宜的冷库;也可对闲置的房屋、厂房、窑洞等进行保温隔热改造,安装机械制冷设备,改建为冷库。
  2021年5月,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做好2021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重点支持建设通风贮藏库、机械冷库、气调贮藏库,以及预冷设施和配套设施设备,具体由主体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类型和建设规模。
  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确立了冷链物流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冷链物流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冷库、冷藏车总量保持合理稳定增长,区域分布更加优化、功能类型更加完善。冷链物流标准化、智慧化、绿色化水平明显提高。冷链物流温度达标率全面提高,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冷库设施温度达标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随着冷链物流技术的提高,冷库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完善。
  在市场和政策的带动下,冷库量不断提升。据统计,2017-2021年我国冷库容量从3609万吨增长至522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9.7%,保持着稳定的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