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及设备新改变:标准数据、有标可依
  业内人士一再强调,虽然半封活塞压缩机的技术结构很难有大突破,但这不代表企业的探索就可以停滞。
  很多国产压缩机、两器、阀件之所以没有价格优势,是因为产品本身没有标准,也达不到标准,很多测试数据要么作假、要么抄袭别的企业。
  “产品不能用数据说话,意味着企业没有话语权,也意味着以后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窄。” 大明董事长谢新江指出,中国冷冻行业确实处于混乱期,没有数据,就没有标准,你说自己的产品好,到底好在哪儿?特别是两器,卖散热面积,散热面积达标了吗?况且面积这是个伪概念。劣质 冷风机、乱配冷风机等情况,是导致压缩机死亡的头号杀’。
  目前,大明和工蜂联盟、 天津商业大学等一起组建一个实验室,大明所有的产品都在里面进行多次测试,显示压缩机数据标准、能效合格。同时,大家还联合推出一套 冷库冷源产品,可让冷库能效提升20%到30%。冷库冷源产品不仅能改变行业无数据、无标准的顽疾,更能推动必威西盟体育精装版 跨越式发展,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冷库压缩机的新风口:关注后市场
  除了在标准化上下功夫外,很多企业开始关注起售后市场。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冷库中,传统冷库仍是主流,该类冷库普遍存在利用率低;以及无证设计、安装,缺乏统一标准,缺乏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软硬件设备普遍落后,温度不达标,开开停停,带病运营等。
  “很多人不舒服去医院,看到非常细分的科室,有时不知道挂什么号的,有的则可能挂错号,这就需要导诊台做好服务。制冷市场发展沉淀多年,有大量冷库以及压缩机到了售后维保和维修的状态。应用设备的甲方有可能就遇到医院挂号这样的难题。” 比泽尔渠道管理及公共关系经理滕博介绍到。
  但目前市场情况是,很多做项目的工程商不一定都延续下来,所以设备一旦出了问题,尤其是大项目,甲方会感觉很紧迫,既不希望设备停止运转,也不希望服务商将冷库变“毛坯房”。甲方对于各 上游配件厂商给出的方案在评判角度和对应时效方面存在多次判断抉择的问题,他们希望有个可靠的机构,能够提供系统化的制冷系统后市场解决方案。
  为此,比泽尔成立了比泽尔中国全资子公司 —— 绿之点制冷技术( 上海)服务有限公司,目前上海和济南的服务中心已经投入使用。未来服务公司将在全国建设包括广州、成都等多个绿点服务中心,服务于整个中国市场。随着全国布局的完成,比泽尔的客户将能享受到更便捷,更及时,更专业的就近服务。
  对于 比泽尔压缩机而言,只有原厂配件和 冷冻油才能确保其真正安全和高品质的运行,并促使压缩机表现出最优的性能。每一个零部件需与压缩机的运转完美匹配才能体现精湛的技术工艺水平,显示出压缩机自身所在的价值,从而确保更长的压缩机使用寿命,这是对客户及产品的责任体现。与比泽尔压缩机高标准运行规范的完美契合,也是设立“绿点”服务公司的重要目的。
1
压缩机及冷媒新趋势:二氧化碳压缩机
  比泽尔方面指出,“随着冷媒替代进程加快,活塞在特殊工质如CO2,适应性独树一帜,再加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相信半封闭活塞压缩机还是很有前途的。”
  “我们坚持推动环保 制冷剂在市场中的应用,比泽尔的产品可适应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制冷剂,不管是现在应用的以及未来更适合市场的。”比泽尔渠道管理及公共关系经理滕博表示,对于未来制冷剂的选择,比泽尔立场非常明确,不断测试替换方案,提供多种选择,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虽然中国的制冷剂替代不可能一步走到位,但关于环保制冷剂,比如二氧化碳和氨,必须有一些案例和应用解决方案,让上下游通过应用来发现问题从而寻找更多的机会。比泽尔的二氧化碳活塞压缩机在全球的应用已经超过14万台,足以说明它的市场前景可观。”滕经理指出,实现国家的双碳目标,比泽尔不仅能提供相应的技术和产品,还有先进的理念和社会责任感,推动行业新技术、新产品落地,而不是一言堂,故步自封。
  在秉承一贯的设计理念和质量标准下, 富士豪针对现有系列做了不同的技术创新或改进。经过技术升级后的CO2系列不仅能效提高了,而且还增加了新的机型;针对FVR新螺杆系列的改型也已于去年全部完成,并于去年年底成功推向市场。此外,富士豪还计划于2022年4月份举办的中国 制冷展隆重推出FVR大匹数机型,排量也将从目前的540 m/h增加到新机型的620m/h-912 m/h,排气量扩大了近一倍左右,初步计划这些机型将于今年年底推出。
都凌方面也强调:“在某些工况中,活塞有强悍的优势,比如高温50度的时候,活塞比涡旋和螺杆更好。在低温,零下30度蒸发温度下,稳定性更高。此外,特殊工质,比如CO2,活塞适应性独树一帜,都凌在这方面研究和突破也是有目共睹。”
  自1995年以来,都凌就投入到二氧化碳跨临界压缩机的研发中,与此同时,都凌也不断鼓励合作伙伴来尝试二氧化碳的发展。在世界上,都凌已经是二氧化碳压缩机发展的参照点,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使用它,并确定它在环保和节能领域的成绩。
  都凌十分看好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在欧洲有非常多的成功案例,比如给船舶、甚至航空母舰,用在甲板以及潜艇提供压缩机。通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市场接受度越来越高。
  此外, 博莱特等企业也指出,未来活塞压缩机可以在结构及零部件上进行优化,容量调节技术,新型制冷剂替代,噪声与振动优化,拓宽运行域等技术领域上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