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成主流,四代仍需努力
第一代氟制冷剂为 CFCs(氟氯烃)类,主要代表品种为 CFC-12。由于其对臭氧层破坏严重,我国在2007年就停止了CFC-12制冷剂的生产以及在新空调设备上的初装。
第二代氟制冷剂为 HCFCs(含氢氯氟烃)类,主要品种为 HCFC-22、HCFC-141b 和 HCFC-142b。根据蒙特利尔协议书的淘汰要求,我国需要在 2015年将ODS(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s,消耗臭氧层物质)用途的HCFCs削减至基线水平的90%,2020年和2025年削减至基线水平的65%和32.5%,到2030年实现全面淘汰。

第三代氟制冷剂为 HFCs(氢氟烃)类,主要品种为HFC-134a、HFC-125、HFC-32 等以及混配制冷剂。HFCs的ODP值为零,对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并具有性能优异、替代技术成熟的优点。但HFCs是一种温室气体,已被《京都议定书》列为需要控制的六种温室气体之一。
2021年9月15日,《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已对我国生效。根据修正案要求,我国应自2024年将生产和使用冻结在基线水平(基线是2020至2022年HFCs平均值加上HCFCs基线水平的65%,以二氧化碳当量为单位计算),2029年起HFCs生产和使用不超过基线的90%,2035年起不超过基线的70%,2040年起不超过基线的50%,2045年起不超过基线的20%。
第四代氟制冷剂为HFOs(含氟烯烃)类,可进一步降低温室效应值,目前尚未大规模应用。第四代制冷剂主要产品为HFO—1234yf。在“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第四代制冷剂(天然或HFO类低GWP制冷剂)因其卓越性能与环保性成为第三代HFC制冷剂的绿色替代方案。
配额战收尾,制冷剂狂飙?
目前,我国HCFC-22、HCFC-141b和HCFC-142b的淘汰工作已经启动,并基本确定HCFC-22的替代品主要为
R410A(HFC-125/HFC-32 混合物)、R407(HFC-125/HFC-32/R134a 混合物)和R404A(HFC-125/HFC-143a/HFC-134a 混合物)等HFCs类混合制冷剂产品,三代制冷剂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近三年来三代制冷剂盈利普遍处于低位,企业为了获得三代制冷剂的配额,几乎都在亏本卖。目前,各企业对三代制冷剂配额的争夺已进入收尾阶段,制冷剂行业已逐步从前期玩命生产的泥潭中走出,行业供需格局得以改善。进入今年的3月,制冷剂逐步进入旺季,业内预测,制冷剂开启上涨模式。
参与评论
共收到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