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午12时15分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
装有32只集装箱
满载640吨
新疆西梅、葡萄的
41152次冷链专列从喀什站开出
将跨越5000多公里驶往深圳平
湖南站
这是国内开行的首趟
喀什——深圳“乡村振兴”鲜果冷链专列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推进南疆地区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这是我们首次采用冷链基地+冷链班列方式运输冷鲜鲜果,实现了‘一箱到底’运输,喀什地区水果首次搭乘冷链专列运往
广东地区,解决了当地鲜品出疆外运成本高、损耗率高的难题。” 深圳市中集集鲜生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晓杰介绍,本趟专列运输的640吨鲜果,将直供给美团、叮咚、盒马等电商平台和商超。

喀什地区是新疆特色林果大区,2023年,喀什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喀什市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战略业务合作,打造冷链物流骨干网,畅通运输物流链。
“铁路冷链运输鲜果受天气影响较小,而且绿色环保,冷链集装箱箱体保持24小时不断电,每5分钟更新一次箱内数据指标,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鲜活度,整批运输时间相比公路运输要节省2天以上,满足了发运企业对产品运输时效性的要求。”喀什货运中心喀什营业部经理常军说。
喀什货运中心为班列运输开辟绿色通道,全过程盯控货票受理、进场安检、装车挂运等各环节作业流程,在车源箱源配置、短驳车辆运输、人力机具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同时,加强同冷链仓库的沟通联系,精准掌握产品备货、装车进度,提前配备装运冷链集装箱专用平车,按照货到即装原则,实现公铁无缝衔接,不断压缩运输时间,保障冷链专列即到即装、即装即运,实现运输效率最大化。
为了保证鲜果运输安全高效,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在喀什设立铁路冷链装备临时运用维护站,在箱体始发站和喀什站对箱体安全状态进行两次检测,采取“双保险”的方式保障装备的质量,安排车组乘务员随车全程控温,保障鲜果在途运输质量。
近年来,新疆铁路部门加大同属地政府、冷链企业、林果商的合作联系,积极探索冷链物流运输模式,深入排摸鲜果市场的分布、产能、销售情况,按照“一企一册一案”的原则,为企业提供精准优质的服务,加大出疆冷链专列运力运能支持,助力果民增收。
“铁路运输路况好、颠簸少,而且冷链箱智能与保温性能好,可以大幅地减少水果运输过程中的耗损,使大湾区的消费者能更好地享用新疆甜
美的水果。”吴晓杰介绍,今年,该公司计划通过铁路和公路两种运输模式发运4000多吨地产水果,明年发运计划能达到10000吨以上。
喀什地区的水果等农产品优势得天独厚,但产后耗损同样是困扰当地农业发展的痛点。9月4日,喀什市中集生鲜冷链基地也正式投入运营。该项目总投资1.3亿元,冷链仓储库容量达3万吨,设计有冷冻、冷藏、常温三个不同温度范围的仓库,是目前喀什地区乃至新疆已建成最高标准的现代化
冷库之一。
今年,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将其生产的技术领先的预冷箱投入到喀什地区水果产区,两小时左右便可以把果心温度降到2-4度,使果蔬快速进入休眠状态。通过快速预冷,加上冷库静电电场技术的应用,延长水果的保鲜期至少30天以上,避免出现果农“增产不增收”的状况。
“冷链运输已经成为喀什特色林果产品迈向国内市场的首选模式。下一步,我们将深化同冷链仓库及林果商的合作,补强硬件设施设备,提升货区货位占比,加大公铁联运的合作力度,吸引越来越多的鲜果产品‘打卡’铁路冷链班列,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 喀什货运中心党委书记李成表示。
参与评论
共收到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