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
空调行业承担着节能减碳的重要任务,单元式空气调节机也不例外。为了适应新时期的产品要求,2024年6月1日,替代GB/T 17758-2010的GB/T 17758-2023《单元式空气调节机》正式实施。该标准已于2023年11月27日发布。随着新标准实施,单元式空气调节器行业将正式步入发展新阶段。
修订内容多,聚焦四方面
与GB/T 17758-2010相比,GB/T 17758-2023大大小小进行了超过20处的修改。“其中,4处修改幅度较大。”参与标准修订工作的
三花智控有关负责人指出。
首先,标准适用范围变大。GB/T 17758-2023增加了工艺型单元式空气调节机的定义和标准归属。据介绍,工艺型空调是指用以满足或保障特定场合环境要求或特定工艺生产过程要求的空调,包括工业用空调、农业用空调、通信行业用空调等。“增加工艺型空调会使得GB/T 17758-2023的涵盖范围更广,有利于企业选择更加合适的产品适用标准。”某业内人士强调。
第二,基于国家倡导推行节能降耗政策的考虑,GB/T 17758-2023对产品标准工况条件下的能效考核标准做了较大幅度提高,SEER、APF和IPLV都有所提高。
第三,为了兼顾北方地区的应用需求,单元式空气调节机的名义制热工况由原来的一个改成两个,即由7℃/6℃调整为7℃/6℃和-2℃/-3℃。
第四,GB/T 17758-2023增加了单元式空气调节机“待机功率”的考核指标。“这有利于督促企业将更多精力聚焦于产品节能技术研究上去,同时积极响应国家节能降耗的政策和要求。”三花智控有关负责人说。
标准修订过程争议颇多
由于实施时间已长达13年,GB/T 17758-2010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在GB/T 17758的修订讨论过程中,各方存在一些争议,特别是名义工况和APF能效计算。
关于名义工况争议较多的地方,某业内人士向《电器》记者透露,一些空调厂家提出“如果生产的机型既适用于
南方地区,也可用于北方地区,机器铭牌上能效如何标示”的质疑。实际上,7℃/6℃工况下的能效会比-2℃/-3℃工况下的能效高很多。有的企业认为,如果机型两个工况都适用,那么两个工况下的能效都需要标示出来。另外,“-2℃/-3℃工况的湿球温度如何测准”以及“标准上涉及的温度精度范围是否需要调整”也存在争议。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APF能效的计算,由于需要和设备使用的当地气候条件挂钩,各厂家的意见分歧较多。“有的企业认为,中国、日本和美国的生活方式和气候都不一样,在计算APF能效上有差异,不适合直接采用国外标准的计算方法。还有企业提出,很多厂家在测试APF能效时,在有些工况下通过增加风量提升能效是钻空子的行为,这对其他企业很不公平,需要在标准上限制。”某业内人士直言。
推进行业升级
GB/T 17758-2023将于2024年6月1日实施。毋庸置疑,新标准实施后将对行业产生积极影响。
在三花智控有关负责人看来,一方面,新标准实施后能更好地令行业企业把更多精力聚焦于产品能效提升技术研究上去,为节能降耗添薪加柴,也能更好地规范行业企业行为;另一方面,适度提高标准的门槛,可以增加行业品牌集中度,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为用户创造更多利益。
参与评论
共收到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