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2022年我国医药冷链市场规模约5459亿元,同比增长18.93%,占全球市场比重逐步提升,达到20%;我国医药冷链物流费用总额约244亿元,同比增长13%。医药冷链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资金投入不断增加,医药 冷库面积同比增长约10%,医药冷藏车同比增长约14%。
  当前全国建设了超过1200个医药物流中心,冷库容积达到400万立方米,一批超大型、多功能、高集成的物流中心成为行业标杆,已逐渐形成多层级的医药物流设施网络。
1
  相关投资机构也非常看好医药冷链。他们指出,受益于正常就医需求的恢复,疫情之后医药开支持续稳定增加。集采的负面影响不断下降;反腐最激烈的阶段已经过去,一些常态化的学术交流活动恢复正常开展,医药行业估值逐步修复。
  “十四五”新阶段,医药冷链物流行业在全球医药冷链市场中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智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智能物流中心、数字化冷库、国际冷链运输保温箱等一批新设施投入运营,智能冷链装备走出国门,受到国际冷链物流的认可,为实现跨境医药冷链物流全链条温度可控、过程可视、源头可溯,提升仓、运、配等环节一体化运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新能源在冷库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冷库需要大量的能源来维持其低温环境,而新能源的应用可以帮助冷库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 生能源可以应用于冷库的能源供应中。例如,太阳能可以通过光电转换技术转化为电能,为冷库的 制冷设备提供电力;风能可以通过风力发电技术转化为电能,为冷库提供电力;生物质能可以通过生物质燃料转化为热能,为冷库提供加热和制冷所需的能量。
  新能源在冷库中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成本,还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此外,新能源的应用还可以帮助冷库实现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提高冷库的运营效率和可持续性。
  然而,新能源在冷库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技术和成本问题。例如,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存在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需要配备储能设备以应对电力波动;生物质能的利用需要解决生物质燃料的供应和运输等问题。此外,新能源的应用还需要进行设备配套和改造,成本较高。
  对于新能源与冷库的建设的结合,相关专家指出,纵观发展大势,规模化、精益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是方向。冷链物流企业和新能源企业合作的契机——追求“零碳”和可持续发展,在冷链运输、冷链园区建设、装备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力争做到节能减排、低碳零碳和降本增效,新能源冷藏车、低碳冷库和零碳园区建设等方式成为冷链低碳化发展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