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企协同创新, 海尔新掌门大手笔捐赠母校。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海尔科技发展专项基金”捐赠仪式在青岛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体验中心举行。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华中科技大学 材料学院1984级校友周云杰代表海尔集团向母校捐赠2000万元,助力学校人才发展、科技创新与技术攻关。
  自2021年接棒海尔掌门人以来,周云杰传承海尔“真诚到永远”的指导理念,带领企业发展的同时,也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近年来,海尔集团积极参与健康教育、乡村建设、志愿服务等社区公益事业,为推动建设更公平良善的社会持续贡献力量。
新掌门人向母校捐赠2000万
  40年前,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将铁锤砸向76台有瑕疵的 冰箱,砸出了海尔集团的一片天——从一个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所有制小厂发展成为引领全球的物联网生态型企业。如今,周云杰从张瑞敏手中接过这把“宝锤”,掌舵海尔继续远航,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根据华中科技大学(简称华科大)官网消息,周云杰对母校近年来获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表达了身为校友的骄傲之情。他表示,华科大高效、务实的学风校风,为全社会特别是海尔集团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在各个领域为公司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结合海尔集团发展规划与华科大学科发展实际、科研优势资源,周云杰提出了校企协同创新的规划和愿景,希望加强企业科创真实需求和学校科技优势资源的深度对接,推动成果高效转化,更好地服务技术突破与产业创新;期待双方继续探索更优质的联系合作机制,促进科研与产业整体升级,实现共赢。
  根据公开报道,此前2022年华中科技大学70周年校庆,周云杰曾带队青岛校友会向母校捐赠“敢担大任 勇攀高峰”文化石。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现场向周云杰颁发了捐赠纪念铭牌和捐赠证书。他表示,海尔集团始终以“科技自强,原创引领”为导向,聚焦实体经济,是我国一流企业的代表。海尔科技基金会将成立以来的首笔捐赠赠予华科大,学校期待以此为契机,双方深入交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多智慧。
  长江商报公益记者了解到,此次捐赠方为海尔教育发展基金会和海尔科技发展基金会。其中,海尔科技发展基金会成立于今年3月21日,基金会理事长吕佩师为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洗涤产业总工程师,副理事长王晔为海尔集团首席技术官、科学与技术委员会执行主任,秘书长万新明为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创新平台总工程师。此次捐赠为该基金会成立以来首笔捐赠。
援建400余所希望小学助力乡村教育
  “海尔应像海,为社会、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只要我们对社会和人类的爱‘真诚到永远’,社会也会承认我们到永远,海尔将像海一样得到永恒的存在。”在海尔官方网站上,始终醒目地展示着创始人张瑞敏曾说过的这句话。
  从张瑞敏到周云杰,长期以来,海尔集团一直秉持企业向善的信念,以多种方式参与青少年教育与关爱、乡村振兴和社会弱势群体关怀、赈灾重建、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事业,努力创造社会价值,践行社会责任,促进公司与社区繁荣与共。
  在海尔的公益版图中,教育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因为孩子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
  公开资料显示,海尔集团第一座工业园在1995年正式落成。也是在这一年,海尔捐资38万元援建了第一所希望小学——莱西武备海尔希望小学,从而拉开了海尔在全国乡村地区援建希望小学的序幕。
  今年6月,在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巴林左旗,巴林左旗海尔希望小学正式揭牌。今年是海尔集团创立40周年,这也是海尔援建的第400所希望小学。海尔集团不仅出资援建了校舍,还联合旗下洗衣机、水联网、纳晖新能源等产业,为学校建设了智慧洗衣房、健康饮水角、纳晖绿碳小屋等基础设施,进一步便利了全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
  近年来,海尔集团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依托青岛市海尔教育基金会,积极投身于改善基础教育与健康的公益事业,助力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及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平安健康地成长。
  2022年,海尔教育基金会设立“寸草春晖2022教育发展慈善信托”,将超过2400万元的资产用于设立慈善信托,致力于建立慈善教育公益体系;2023年,海尔推出“海洋探索计划”和“种子唤醒计划”,以定期为更多儿童提供深层次的精神关怀和智慧启蒙,向社会持续传递绿色、健康、智慧的生活理念。
  成立于2017年的海尔专卖店“少年梦想家”志愿服务组织,是海尔专为孩子们成立的公益组织。截止到2023年底,该志愿服务组织已走过全国158个城市,帮助8600多个孩子实现了阶段性梦想,1800多个家庭从中受益。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海尔已累计投入超过1.4亿元,共计援建了405所希望小学和1所希望中学,覆盖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是团中央希望工程中援建希望小学最多的企业。